中国青年网

青年参考

首页 >> 全球视野 >> 正文

以色列砸钱刷好感 阿拉伯人不领情

发稿时间:2020-02-18 17:00:00 作者:袁野 来源: 青年参考

2018年10月耶路撒冷举行市政选举前,市长摩西·莱昂的竞选海报印在公交车上。(图片来源:法新社)

  综合编译 袁野

  这个夜晚天气恶劣,但一群阿拉伯妇女冒着风雨去上希伯来语课。她们的老师是一名正统的犹太人。

  “姓名、出生日期、住址。”他把希伯来语单词写在黑板上,并在学生们提问时纠正她们的发音。

 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,在耶路撒冷,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私人交往仍然很少见,但情况正在发生变化。

  半岛电视台称,为了巩固战略利益,以色列近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旨在改善东耶路撒冷的生活条件。自以军从约旦手中夺走耶路撒冷城的东部地区,几十年来,以色列管理的市议会对阿拉伯社区几乎不闻不问,对教育系统、基础设施、卫生设施和公共交通的投入少之又少。当地人想盖房子很难获得许可。该地区的土地被分配给新的犹太人社区。

  当地的巴勒斯坦人拒绝承认以色列的主权,有时还进行暴力抵抗。这里的巴勒斯坦人约有90万,刚刚超出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。

  半岛电视台称,以色列人把耶路撒冷称为“永恒的、不可分割的首都”,这一立场不久前得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平计划的支持。巴勒斯坦人认为,东耶路撒冷应该成为他们未来国家的首都。

  以色列《以色列时报》报道称,在过去3年里,以色列批准了改善东耶路撒冷居住条件的计划,拨款近5000万美元升级垃圾和污水处理系统,改善交通,增加教室。一些人要求在更多的阿拉伯学校推行以色列的课程,包括希伯来语教学。耶路撒冷的部分居民怀疑,此举意在削弱巴勒斯坦人的身份认同。虽然遭到一些以色列人抵制,但批准建筑许可的程序有所放宽。

  申请并获得以色列公民身份的东耶路撒冷居民变多了,但许多阿拉伯人认为,这是对占领的让步。《以色列时报》援引以内政部的数据称,去年约有1200名巴勒斯坦人获得公民身份,是有史以来最多的。居住在耶路撒冷的大多数巴勒斯坦人持有居留证,被允许在以色列工作并享受国家福利。

  在试图弥合当地两大族群的分歧方面,巴勒斯坦土木工程师、社区活动人士拉马丹·达巴什比大多数人走得更远。半岛电视台称,2018年,他成为第一位竞选耶路撒冷市议会议员的阿拉伯人。不过,在25万张选票中,他只获得了约3000张。

  达巴什认为以色列的统治是歧视性的,但他相信,只要耶路撒冷政府更全面地整合,东耶路撒冷就能从中受益。

  “我们生活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当局的控制之下。”他对半岛电视台说。

  但东耶路撒冷的书店老板马哈茂德·穆纳不太相信以色列的举措会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。

  “想让日子变好,需要改变的是政治现实。”他说,“现在这样不叫融合,叫渗透。”

责任编辑:乔佳新
加载更多新闻